您所在的位置:

萧山图书馆 >> 特色专题 >> 专题汇编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 >>

小热昏

来源: www.xslib.com.cn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6-09
    俗称“卖梨膏糖”,1958年因适应舞台演出需要,曾改称“小锣书”。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杭州人杜宝林所始创,因其艺名“小热昏”,学唱从艺者众,故杭州小热昏成为曲种名称。原为露天的说唱艺术,说唱者兼卖梨膏糖。以逗笑为艺术手段,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有说有唱。流行于江、浙、沪的独脚戏(俗称滑稽)由小热昏衍变发展而成。而杭州小势昏仍独立流行于杭州及金华、宁波部分地区。曲种的基本曲调有“锣先锋”、“三敲赋”和“东乡调”,现“三敲赋”、“东乡调”已绝响。演唱者仅存杜宝林第四、五、六代的三位艺人,面临消亡,众多传统曲目将失传。
                                                               来源:浙江文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