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萧山图书馆 >> 特色专题 >> 专题汇编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 >>

绍兴平湖调

来源: www.xslib.com.cn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6-09
    俗称"平调",又称"越郡南词"。清乾隆年间已盛行于越中。乾嘉年间,越人胡嗣源秀才以善唱绍兴平调而闻名。清末,名家迭出,有周敦甫,被誉为"平调泰斗"。民国初,潘子峰在绍兴新园茶社设丝竹社传艺,后出现史实父、刘斌等名家。演唱为坐唱形式,由三位演员分操小三弦、扬琴和二胡,谓之"三品",加洞箫、琵琶即为"五品",再加双清、笙为"七品",再加月琴、头管,即曰"九品";无论几品,都只有弹三弦者一人说唱,其余人只演奏。据不完全的统计,书目有130回。还有"节诗"(相当于开篇)百余首。演唱时,先唱节诗,后接回书。用绍兴官话演唱,唯丑角偶用京白、苏白、杭州白。以平调为基本调是通用唱调,附加有喜悦的方调、愤怒的油葫芦、悲哀的唐调、欢乐的落金钱等四大曲牌;另有琐南枝、寄生草及滩簧调。解放前演唱及欣赏的大多属于社会上层,自娱乐自乐,无专业艺人,加上曲高和寡,听众面窄而日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史实父、钱大可、胡绍祖等在省、市文化部门支持下,不甘"平湖调"的衰落,曾作出努力,把书目、曲谱等汇编成《绍兴平湖调资料集》(五册),又开办训练班招收学员培训,培养了专业演员汪嘉宝、郑关富、王玉英等。"文革"时,演唱组解体,演员改行转业,目前已无演唱。
                                                            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