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锣鼓
流行于浙江宁波、舟山等地,表达了人们在节日的欢乐情绪。
舟山锣鼓:浙东锣鼓。流行于浙江宁波、舟山等地。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业余演出队收集整理,后由前线歌舞团加工改编。由民间器乐曲牌《大跑马》、《细则》和另一首佚名曲牌联缀而成,在乐曲的开始和曲牌之间加上热烈欢快的锣鼓段。
改编者在艺术加工中,运用多声、配器等作曲手段,富有色彩和层次变化。演奏形式重在打击乐,选用了十面锣与三音鼓及管弦乐器交相鸣奏,并采用新的表现手段,如音色、音区、力度的对比、织体写法的变化等,既保持了乐曲原有的艺术特色,又赋与传统乐曲新的艺术感染力,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此曲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中荣获金质奖。
乐曲一开始,热烈的锣鼓段引出曲牌《大跑马》。《大跑马》采用综合调式性质的七声音阶,常在以变宫为角的句末出现宫音,尾转上四度宫音系统调性色彩的变化富有情趣。
第一次是众器齐奏,音响厚实丰满,音乐热情洋溢。第二次以京胡、高胡领奏,清新明亮的音色,浓郁的地方色彩与前面呈现鲜明对比.在尾部又众器高奏,并以干脆有力的终止结束《大跑马》。
紧接着是一段轻快活泼的锣鼓。之后,弹弦乐器演奏《细则》,乐句短小,节奏明快,它们在笛子和笙吹奏的抒情性长音衬托下,显得更有生气。
第二次乐队全奏《细则》,打击乐加强节奏,音乐富有劳动气息和活力。在《细则》尾部作扩充以后,出现一句号召性音调,迸发热烈红火的锣鼓声,气势浩大。
末了是一首佚名曲牌,旋律常被强烈的锣鼓点拆开。这种间插性的锣鼓点--"拆头",是传统吹打乐曲的展开段落中常用的创作技法。"吹"与"打"的交相竞奏,有效地掀起了音乐的高潮。

- “湘湖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探寻古韵亭台
2024-05-19
- “湘湖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探寻古韵亭台
2024-05-19
- “扇”写水墨 “阅”享清凉—— “了不起的匠人”手作沙龙漆扇制作活动预告
2024-05-15
- 萧图走向全国!
2024-05-15
- 夜晚的萧图总有一盏灯属于你
2024-05-13
- 嘘!萧图已按下“文明静音键”丨你我的文明公约
2024-05-09
- “永兴书话”五月好书推荐 | 读书,是青春最美的颜色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