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吹打
来源: www.xslib.com.cn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6-09
嵊州吹打,源于庙会活动。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嵊州就有“村民社赛”、庙会祭祀活动。经过千百年延续不断的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境内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中有戏台。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嵊州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系,西乡以长乐镇农民乐队为代表,他们在传承中逐渐形成锣鼓与吹奏相结合的风格,特别是其中“尖号”的吹奏方法的演变,即将吹气演奏改为吸气演奏,这使得号声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传递力更强。这种吸气演奏法,在全国民乐吹奏乐器的演奏中,是极为独特的。乐队编制特点是:“五锣、三鼓、三大锣”配套组合,吹奏乐器有唢呐、长号,另有丝弦乐器。主要传统乐曲有《辕门》、《绣球》、《妒花》、《十番》、《节诗》、《将军令》等。东乡以黄泽农民乐队为代表,他们逐渐偏重于丝弦乐演奏,风格倾向于纤柔细腻,曲目多为民歌小调以及一些传统的民间丝竹乐曲。嵊州的民间音乐是越剧音乐的基础,也是越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越剧唱腔的发展以及表演程式的配合,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研究浙东民间音乐的生产发展,民俗风情等,都有重要价值。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童丽莉

最新动态
- “湘湖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探寻古韵亭台
2024-05-19
- “湘湖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探寻古韵亭台
2024-05-19
- “扇”写水墨 “阅”享清凉—— “了不起的匠人”手作沙龙漆扇制作活动预告
2024-05-15
- 萧图走向全国!
2024-05-15
- 夜晚的萧图总有一盏灯属于你
2024-05-13
- 嘘!萧图已按下“文明静音键”丨你我的文明公约
2024-05-09
- “永兴书话”五月好书推荐 | 读书,是青春最美的颜色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