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萧山图书馆 >> 特色专题 >> 专题汇编 >> 2020阅读推广活动 >> “抗击疫情,健康生活”读书月系列活动 >>

“抗击疫情,健康生活”推荐书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5-19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著 者:[德]耶尔•阿德勒 (Yael Adler) / [德]卡提雅•史匹哲

◆ 内容简介:

  《皮肤的秘密》,是德国著名皮肤专家耶尔•阿德勒博士关于皮肤保养的大众科普读物,讲述皮肤健康的秘密。皮肤,是人体最大但常被忽略的“器官”,它是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也是所有器官抵御外界伤害和刺激的最佳战友,更能与多种器官合作來维持人体的运转。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竟然也会影响我们对伴侶的选择,肝痣多的人意味着拥有年轻长寿的宝藏,阳光短缺时会出现抑郁,不含矿物油的口红可以抵御唇癌……

  经验丰富的作者将这些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样貌呈现出来,并配有俏皮的小插图,帮助我们轻松get皮肤构造及运转机理,从此拥有健康的皮肤乃至身体。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著 者:[英]蒂姆·斯佩克特

◆ 内容简介:

  当今都市流行各种所谓“健康”饮食法:生酮、轻断食、阿特金斯……各种营养成分也都受到过“健康”的追捧或“不健康”的指责: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健康/植物油伤脑、动物脂肪不易高温变性/动物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分给大脑快速供能/糖分扰乱分泌、红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2/红肉蛋白诱发癌症……关心健康的你,到底何去何从?

  本书作者是遗传方面的专家,发表专业论文逾800篇、引用率排名全球前1%,并掌握全球最大的宝贵实验数据库之一:对13000对同卵双胞胎超过20年跟踪对比的数据。作者利用这些独特的数据,并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旨在: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益生元的好处在哪里,吃什么、怎么吃可能更健康……书中很多介绍可能让你惊讶:计算卡路里这事没什么用,主要靠运动也很难长久减肥,无糖饮料并不比含糖饮料更健康,贸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反而可能损害健康……

  更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判断人体科学各种研究手段和成果的可靠性——比如横断面研究可信度弱于对照组研究,等等,力求做到“授人以渔”;并让读者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相同,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法及健康生活方式,不被海量的信息轰炸、营销推广牵着鼻子走。

  作者尤其强调了肠道菌群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而非伤害它们,带领读者进入新兴的“微生物组学”世界。

  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推荐。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著 者:[美]沙龙•莫勒姆/乔纳森•普林斯

◆ 内容简介:

  《病者生存》深入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存、人类的身体及我们对疾病的理解,揭示了在过去很多时候,正是遗传至今的疾病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生存竞赛中占据了上风。

  疾病曾经拯救人类。疾病不是生物进化的bug,而是人类为抗击恶劣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生存技能,病毒、细菌、寄生虫也不是多余的存在。缺铁让中世纪的妇女和儿童逃脱了黑死病的侵袭,糖尿病则让我们的祖先从冰河世纪的寒冷中幸存下来,高胆固醇帮助热带地区深色皮肤的人高效合成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D……

  新鲜有趣的知识。谈论人体与寒冷的关系时,作者讲到:斯特拉迪瓦里这样伟大的小提琴工匠为什么喜欢用生长于寒冷期的树木制造乐器以保证其音质上佳,以及一位德国的葡萄酒商希望葡萄能侥幸在晚秋时节多生长一段时间结果遭遇霜冻,后来却酿出了一种甘如蜂蜜的美酒——冰酒……这样的有趣典故信手拈来并且加上了生物学的解释。

  怪才医生的处女作。本书作者是加拿大出生的科学家、医生、畅销书作家,曾获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和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医学博士,被誉为神经遗传学领域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和领军人物。他专攻的领域为罕见疾病、神经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他开办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获得多项全球专利,并研发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

  实际生活指南,医学谣言粉碎机。本书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铁元素、胆固醇、糖尿病、微生物、基因组等,也讨论了植物毒素、微生物、遗传和癌症等我们身边的话题。本书包含大量实际生活的例子和故事,也有大量健康与生活方面的智慧见解,帮你摆脱各种有关疾病和健康的谣言。

  亚马逊全球畅销书,2007年出版至今一直荣登医学、生物、健康类普及读物排行榜前列。麻省理工学院的行为经济学教授丹•阿瑞里评价本书为“一场奇妙的旅程,莫勒姆博士用亲切、睿智、幽默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过一场受益无穷的旅程”。《书目》杂志称本书作者“有孩童一般的好奇心,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研究那些小的事情”。还有媒体评价它为“挑战你自以为的对疾病的认识”等。 

◆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 著 者:李辛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儿童健康讲记》后的一部关于如何提升精神健康的著作,根据李辛医师 2015 年来开设的 6 次“精神健康话题”课程的内容改编而成。

  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一些典型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症等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患者与学员自身的讲述,现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分析,以及从个体的生活状态、认知和能量水平等方面,帮助他们理清调理、治疗思路,回归健康的正道。此外,还重点讲述了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以及儿童教育和精神健康的关系。作者指出,父母要训练自己的心身,提高精神的稳定性、清晰度,建立自己的内心主体,才能与孩子在高水平上互动。

  作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在书中分享很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觉察练习,比如静坐与全观等,帮助我们从熟悉自己的身体入手,保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扩大与世界的连接,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心身全面健康。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著 者:[英]哈丽特·格里菲

◆ 内容简介:

  每天在办公桌前坐八小时以上,却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工作效率,其余时间都难以专心。坐下不久就开始肩颈酸、腰背痛,椅子一换再换,酸痛仍如影随形。久坐不动不仅会提升头痛、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后背僵硬疼痛和消化不良的发病率,还有可能导致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甚至早逝。英国心脏基金会指出,缺乏锻炼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十大死因之一。幸运的是,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只要我们稍加重视并积极锻炼就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

  本书针对“头部和颈部”“上背部和肩部”“手臂”“手指、手掌和手腕”“腰背部和臀部”“腿部”这六大容易受到严重影响的身体区域,列出了一系列简明易懂、轻缓柔和的拉伸练习和力量练习。这些练习大多可以在办公桌前完成,每隔一小时站起来练习几分钟,就能有效拉伸身体、释放压力,并助你保持正确姿势。

  动起来,你能看到改变!

◆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著 者:[法] 克里斯多夫·卡里奥

◆ 内容简介: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遭受着各类慢性身体疼痛的困扰!是时候正视和解决它们了!

  本书直指问题要害:“不良体态”是造成身体疼痛的关键。因此,本书围绕这个主题,分为三大版块:

  一、认识 5 种不良体态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二、了解个人无痛运动方案和抗炎营养饮食方案;

  三、300 余幅照片分步骤指导“实战演练”。

  本书理论讲解精当、全面,足以在健身方面为读者打下重要的知识基础;而随后提供的“全方位训练体系”则灵活多样,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容易实践。毫无疑问,本书就是你的慢性疼痛自救指南!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著 者:偶尔治愈

◆ 内容简介:

  人类 90% 以上的疾病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与死亡,从来都是人生绕不开的命题,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我们都要与之产生交集。当与疾病和死亡狭路相逢,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未来前行的路径?

  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你被告知得了不治之症,未来存活的时间不多,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是完全放弃,还是拼尽所有,与疾病抗争到底?如果你身患重疾,自己及身边人都即将被拖垮,又该怎么办?如果某一天,至亲之人即将离世,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永远的分别?

  某种意义上,在面对疾病与死亡时,很多人的准备是不足的。我们需要练习与疾病和死亡的相处方式,才能保证生活不被它们密实的牵引力所吸引脱轨,继续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下去。

  尼采曾说,只有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才懂得如何面对它。《生死之间》一书用动人的文笔记录了现实中发生的人们与疾病和死亡相处的故事,其中有悲壮有温情,可以触发我们对于如何活才是有意义的思考,从而活得更从容且真实。

  如果疾病和死亡避无可避,至少我们可以练习与它们相处的方式。愿你没有遗憾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著 者:薄世宁

◆ 内容简介:

  医学,面对的是复杂的生命现象,既是最新科学技术的主战场,也是人类自我关怀和探寻生命意义的最前沿。人在一生中,难免要面对疾病的来临与生命的诘问,以医学的思维面对自我,以科学的方式关爱家人,才是对自己与家人真正的爱。

  作者薄世宁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医师,在一线工作近20年的他,每天面对的是时间急迫、状况棘手、病症复杂的重症患者,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努力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基于从医多年的经验与思考,他完成了这部医学通识作品,并希望通过这本书普及医学常识,进而探讨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角色与生命的意义,并跨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认知鸿沟。

  本书探讨了生命、医学、医生、疾病、治疗、病患等话题。从医学的基础共识、疾病的缘起,到医疗活动的实质、医学的重大里程碑……全书共七大主题,让医生的智慧为你所用。面对疾病,人人都该上一次医学院,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医学院。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著 者:[美]杰罗尔德·温特

◆ 内容简介: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严谨、科学、但语言通俗易懂还不乏幽默,读起来非常流畅,让人爱不释手。作者Jerrold Winter教授1991年就出版了一本类似的书《True Nutririon,True Fitness》。最近出版的这本书是上一本书的极大扩充,主要是大量更新了过去25年来的医学文献和医学研究的确定的结论,书中每一章节都大量引用了全球知名临床医学期刊上面的临床研究的结论,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读。英文版全书共16章,363页。书中对于如何科学健身已经制定可行而有效的健身计划、市场上的各种维生素等饮食添加剂的科学发展史、临床研究疗效以及是否应该定期服用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才能年人常见病患如疼痛、痴呆、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给出了确实可信的指导。本书是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少见的优秀科普书籍!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著 者:约翰•瑞迪/理查德•曼宁

◆ 内容简介:

  《运动改造大脑》作者、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写给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指南!

  从饮食、运动、睡眠等7个方面入手,用科学的方案,带你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幸福的未来!

  北京医师跑团担纲翻译并鼎力推荐!

  你周边是不是有很多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情况:缺乏睡眠,人际关系紧张,肥胖,营养不良,压力成疾,隔三差五生病……

  《运动改造大脑》作者、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博士在《医生最想让你做的事》里指出,尽管文明发展迅速,但我们的身体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失配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包括身体健康,还有情感健康。

  两位作者在《医生最想让你做的事》中,从饮食、运动、睡眠、与自然接触等领域展开研究,用科学的理论依据告诉我们,如何顺应进化规律生活,以自然地对抗现代疾病和心理上的不适。在详实的实验和例证里,《医生最想让你做的事》会告诉你健康生活的准则,带你获得一个更健康、更幸福的未来。

◆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著 者:(美)莎拉·巴兰坦

◆ 内容简介:

  《原始饮食》是第一本解释如何利用原始饮食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恢复的书。通过阅读它,你会知道你可以吃什么来修复你的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并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你会认识到哪些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连同饮食的变化——会对你的健康产生最大的影响。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许多被视为“健康”的食物——比如谷物、大豆和低脂乳制品——实际上会加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恶化。

  被诊断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像被判决了无期徒刑;但是通过原始饮食,你可以再次获得健康。巴兰坦博士把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所有拼图拼在一起,提供了如何根据你的身体的特定需求调整饮食、睡眠和体育运动的专业指导,包括完整的食物清单和精细化调整策略——如何确定身体对哪些食物耐受,在恢复健康后又可以在清单中重新加入哪些食物——以消除不必要的猜疑。书中还有调整生活方式的简单策略,包括迈出一小步就可以带来巨大变化的方法,以引导你实现帮助疗愈的最重要的改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著 者:杰瑞米·N.史密斯

◆ 内容简介:

  《破解生死大数据》介绍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美国医生克里斯.穆雷,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开创了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从而改写了全球健康的历史。《破解生死大数据》在讲述穆雷故事的同时,也普及了健康卫生史,特别是普及了全球疾病负担的知识,并对健康大数据、健康卫生投资和健康卫生政策都有很多的涉及。此外,《破解生死大数据》的故事更有助于年轻人的创新励志和职业选择。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著 者:范志红

◆ 内容简介:

  范志红老师多年来专注于饮食健康的推广工作,为大众提供了许多饮食方面的建议,解答了许多相关的疑惑。

  本书是范志红老师近年来健康知识普及的精品之作,凝聚了新的饮食知识,聚焦于当下的饮食问题,解答了大众的饮食困惑,为挣扎在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中的人们展示了专家眼中的饮食世界。 

◆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著 者:西木/杜国强/施南峰

◆ 内容简介:

  一场关于过度医疗与盲目养生的反思

  一次关于“旧基因”与“新生活”的健康审视

  这本书对现代人的养生方式做了终极的反思与探讨。主要探讨了在现今的健康大环境下我们能为自己的健康做什么。

  久坐,吃得多动得少,总是待在室内缺少户外活动,工作压力大,思虑繁多而体力劳动不足……这几乎是每一位都市白领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肥胖,甚至疾病层出不穷。在作者看来,究其原因,无非是现代化的新生活与万年未变的旧基因的矛盾。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进化到了21世纪,但我们的基因还停留在几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这种不协调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

  本书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些困扰,健康状况一度濒于崩溃边缘。但他没有妥协,没有任由自己的身体状况糟糕下去。通过探索和实践,他创立了“自然养生法”,调理好了自己的身体。慢慢地他开始帮助更多人恢复正常体重,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祛除疾病。

  本书的出版并不是为了否定医学的作用,而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实际、更加理性地看待医疗,不要盲目依赖、过度期望。在去医院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矫正营养学上的一些误区,学习自然养生法则。从日常的细节入手,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身体做更多的事情。就像书中所说的,“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在很多情况下,现在的医疗条件并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健康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可以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事情,比现代医学所能提供的还要更多。

  本书从人类进化谈到当代人们起居作息、自然养生、饮食习惯,引用了世界多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希望广大读者在本书的指导下,走出治疗和饮食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掌握摆脱疾病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运动、起居方式,达到健身祛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著 者:[澳]伊丹·本-巴拉克

◆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日以继夜地战斗?

  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

  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

  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

  “提高免疫力”与“益生菌”都是消费陷阱?

  在这本生动易读的小册子里,伊丹·本-巴拉克向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摧毁病原体的,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致病体产生免疫,探讨了免疫系统的演化以及我们关注的抗生素与疫苗的功能,并展望了免疫的未来。本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场有趣的免疫系统漫游。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著 者:王哲

◆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本书以“微小的生命如何在巨人的世界中赢得竞争”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提供了一个研究历史的新视角,更向普通大众普及了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和疫苗学的基础知识,并使我们对琴纳、巴斯德、伍连德、陶本伯格、蒙塔尼等拯救了无数生灵、为人类健康做出极大贡献的医学家们充满敬意。

  鼠疫,天花,霍乱,流感,萨斯,艾滋……这些横扫过人类的瘟疫,在带走了上亿人的生命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文明的走向。书中充满鲜为人知的秘闻与趣事,这些惊心动魄的描述和感人肺腑的故事使人读之欲罢不能。既有造化弄人的悲哀,更有对人类开创科学新纪元的欢欣鼓舞。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著 者:脑花

◆ 内容简介:

  2020年的春节是特别的,孩子们一夜之间少了一张门票,少了一张登机牌,多了一张检疫表,还多认识了一个新词:新型肺炎病毒。这本书用生动形象的图画搭配冷静理性的文字,从病毒的科普讲到病毒的防疫,从新型肺炎疫情暴发讲到全国人民共赴时艰,从人与自然讲到爱与奉献,让孩子在这个特别的时间里收获一次特别的认知。

  1、 生动形象的图画搭配冷静理性的文字,展露出病毒的危险与防疫的英勇,大到火神山速度,小到白细胞免疫,将这个特别的时间里所发生的特别故事,用孩子能懂的图画与文字,做一次特别的防疫认知。

  2、 将过去与现在放到一个话题里讲述,引导孩子从过去的教训中,获得对当下疫情的认知与信心;也从现在的教训中,获得对未来卫生习惯与和谐自然的警醒与启示。

  3、 将黑暗与光明放到一个话题里讲述,展示病毒的可怕与危险,疫情的严重性不容小觑,同时也展示出中国抗疫的斗志,有无数英雄儿女奋战在一线,教会孩子人与自然、爱与奉献、使命与担当。

  4、 孩子在这场疫情中的健康与防护是家长最关心的,书中用生动的图画介绍了防疫知识与防护须知,有效保护孩子远离病毒,带动孩子一起参与到防疫阻击战之中。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著 者:[美]卡尔·齐默

◆ 内容简介:

  69%的人携带了一种致癌病毒,当事人却不知道。

  止咳糖浆除了给感冒患者心理安慰以外,更有一定几率导致心悸甚至死亡。

  人类在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闪转腾挪的DNA,8%的片段还是来自病毒。

  病毒带给我们死亡与伤痛,也带给我们生命与未来。

  生病时你总想着摆脱病毒,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谢病毒。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著 者:[美] 约翰·M·巴里

◆ 内容简介: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新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极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