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萧山图书馆 >> 特色专题 >> 地方文献 >> 学术论坛 >>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的研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1-17 16:36:16
王松富  冯贤永
 
    提  要    从元大德三年(1299)十月,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落成,以此立“赵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该碑由张伯淳撰文,赵孟頫书大楷共696字。纵观“赵碑”全文,记录盛况空前,行文流畅,书法精美,从中体现“赵碑”的学术地位与艺术成就,以及对自元到清萧山儒学的作用与影响,为后来萧山的教育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萧山  大成殿  “赵碑”  研究
 
    大成殿即孔庙大殿。《宋史·礼志八》:“崇宁初……诏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文宣王即孔子的封号。
座落在萧山城厢镇西南角湘湖师范大成殿内的《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以下简称“赵碑”)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为纪念之,以巨碑石刻楷书作为记录保存至今。届时已历经了700多年的沧桑岁月。于1986年10月在盛昌黎副县长(现浙江省副省长)的重视下,1987年从湘师大成殿原址迁移至校园西南首,正式建“赵碑亭”。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为其题额“赵碑亭”三字,用笔丰腴,笔力雄健挺拔。此乃古今书法大家混元节拍之默契,更有凸显“赵碑”之雄姿。
    儒学始于春秋,为孔子所创立。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萧山邑令陈南在县城南(今湘湖师范内)建孔庙。从翌年十一月大成殿竣工开学至清末(1911)凡755年,萧山学宫历经数十次修葺重建均有记载。其中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大成殿的记载更为详实,并镌刻此碑以记录当时的盛况。笔者亦于20世纪80年代(1981.10)为“赵碑”拓片,藏萧山图书馆,时隔25年,利用萧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查阅资料之便捷,略作小考。
    一、赵孟頫书碑的学术地位
    赵孟頫,字子昂,文才极高,书法衣被元代,影响元、明、清至今。六体俱能,尤工楷、行所书与颜、柳、欧并举,世称“赵体”。《元史·本传》:“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在宋、元两代都做过官,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一品官),荣际元代五朝,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儒学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中的一个思想学派。从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汉书·五行传》曰:“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对此,儒学一直被列代朝政所重视。萧山大成殿的落成更是对儒学重视有加。但问题在于萧山距京城千里之遥,当时并无现代化交通设施与通讯,是什么力量驱使朝廷二品大员赵孟頫、张伯淳和书法大家鲜于枢并众多名士望族、地方官吏前来庆贺揭碑?以及碑的艺术成就与学术地位?笔者为考证史实,求索于诸多文献,才粗略梳理端倪。
    1、赵孟頫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
    赵孟頫的一生共经历了二个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即南宋灭亡与元朝的建立。因此他的书法艺术从启蒙、成熟到发展,也可用不同的时段加以分析比较。①、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南宋宝祐元年,距南宋灭亡尽存25年。因此赵是在宋代渡过他的童年、少年与青年的。尽管当时战乱纷起,民不聊生,但由于他出生名门望族,世代为高官,这无疑为他幼小学习书法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物质环境。他天性好学,努力勤奋,因此,多部史书都有他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的记载。②随着南宋灭亡(1297),他为了摆脱自我,不问政治,在家舞墨习字,吟诗作画,并向当地名儒学习史经等,这为他后来博学多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③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为巩固统治,派御史程钜夫到江南一带寻访有名的知识分子,赵被朝廷应召入京。由于他才气英迈,神采焕发,马上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诗中写道:“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这时他才32岁。④正当他年盛气高之时,潜心钻研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的书帖,他每临一帖,多至数百过。天赋、学问、功力三者促使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功。明周天球评曰:“赵文敏书法精绝,集诸家之成,诣二王门阀,要其用功处,全在临摹之多耳。”⑤他落笔迅速,神速如风雨,日书万字,其楷法探《洛神赋》而览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草书绝《十七帖》而变其形,并对古篆、隶书、章草无不苦心学习,晚年时又羼入李北海笔意,博采众长。
    2、赵孟頫书碑的客观环境
    赵孟頫虽为元朝重臣,受到皇上宠爱,但毕竟是宋代皇室后裔,于是屡遭一些蒙古高官恶意中伤。面对这些复杂而尴尬的场面,他多次要求出任外官。元二十九年(1292),他终于恩准离开京城,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远离这个政治漩涡中心。他在诗中写道:“空有丹心依魏阙,又携十口过齐州,闭身却羡沙头鹭,飞来飞去百自由。”但到元贞元年(1295),因朝廷编修《世祖实录》又召回京。对于进入史馆,赵孟頫忧心重重,进退两难。为了摆脱这一尴尬困境,只能借病乞求回归故里。
    赵孟頫,浙江湖州吴兴人,人称赵吴兴。正是回归故里的这段时间里,才是他得以休身养息,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他常常邀集好友、乡贤吟诗作画,切嗟书艺。然寄情于山水,休闲自得。正是在这个大好时机,他与好友鲜于枢往来甚密,合作频繁,酒酣鹜放。鲜于枢(1251—1301)字百几,渔阳(今河北蓟县)人,元代大书法家。文望书名与赵孟頫相齐名。他擅长工真、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赵孟頫云:“吾与百几同学草书,百几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吴宽《匏翁家传集》云:“鲜于枢书名,在当时与赵吴兴、邓巴西各雄长一方。”
    3、赵孟頫书碑的学术地位
    “碑”的本义是指古代在庙宇、宫殿前立着的用来观测日影及栓牲畜的石柱。以后是作为刻上文字以纪念或记功的建筑物。那么萧山之大成殿书碑有何学术地位?怎样去评介其学术地位?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很难的,尤其在学术界。而本文只能从实际出发,结合文献考据与实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认同:
    3.1从碑的总体上看   赵孟頫一生书写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及碑帖,其存世墨迹大多为行书、楷书和草书,隶书极为罕见,篆书多见于碑额。从他的代表作《禊帖源流》、《洛神赋》、《老子道德经》、《千字文》等大多书以小楷、大行与草书,很少采用大楷书写。据本馆文献查阅,只有《苏州玄妙观重修三门记》采用大楷书写,但藏于日本。杭州碑林陈列的石碑1000余块,而赵孟頫只书写《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一块,采用小楷书写。绍兴市文管处存赵孟頫书《兰亭序》碑采用行书。而萧山大成殿碑赵孟頫是采用大楷书写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浙江省内总共只有三块 “赵碑”,而赵孟頫采用大楷书写的石碑只有萧山一块。
    3.2  从碑的规格上看   萧山的“赵碑”,其规格为高260厘米,宽130厘米,厚30厘米,碑文共760字,其中正文696字,除10来个字受损外,其余清晰完好。碑阴有鲜于枢书,胡长孺记;而杭州《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其规格为高216厘米,宽114.7厘米,厚31.5厘米,绍兴《兰亭序》碑,其规格为高36厘米,宽106厘米。因此,从规格上看,杭州、绍兴的两”赵碑”均不及萧山的“赵碑”。
    3.3  从书碑的时间和作者的年龄上看   萧山“赵碑”书于元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45岁、鲜于枢48岁,杭州“赵碑”书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赵孟頫53岁。对于45岁、48岁、53岁的三个年龄段来说,作为书法家都是最鼎盛的时期。从赵孟頫五岁习字开始,积40年乃至近50年的功底于一朝是书艺最好的时期,其书碑的暴发力又是何等的气壮。殊不知,他的一些代表作例:草书《千字文》书于33岁,小楷《禊帖源流》书于35岁,《苏州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书于39岁,他的书法全集也大多收于这个时段。这些都能印证赵的书法艺术最成熟的年龄段在其35岁至55之间的二十年。当然在这个年龄段中还写过例《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兰亭十三跋》等,晚年还书写过《胆巴碑》、《仇锷墓志》、《福神观记》等。问题在于他的那些代表作大多为行书、草书。虽偶有楷书,也均为小楷。他总共活了69岁(1322),而所书大楷的《胆巴碑》是他的暮年之作(1316)。要比萧山 “赵碑” 之大楷书写晚了17年。更难能可贵的是,比赵长3岁的鲜于枢又书碑阴面,两人在碑的正反两面默契合作一拍即合,可谓玉璧一双,绝无仅有。
    3.4  从作者的心境上看   大德三年的1299年,正是赵孟頫卸任回故里四年后,刚到达新地任官之时,在这四年里,他巧妙避开当官多年的政治漩涡,只寄情于大自然,身心得到了恢复。吟诗作画,游遍江浙名川大山的秀美风光后,又被新任主管教育、文化的地方长官集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重新回到他阔别多年的政治舞台时,可见他心情是何等的舒坦、惬意。综上所述,足能充分说明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了。不过还应弄清以下二个问题:即萧山县学大成殿建造的具体过程;以及在书碑大成殿记碑中有关赵孟頫与正文撰写者张伯淳,碑阴撰文者胡长孺,碑阴书碑者鲜于枢,以及前文中提涉者程钜夫。弄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对理清记载当时的空前盛况大有裨益。
    据史料所载,萧山之大成殿自元二十九年(1292)已得到朝廷的重视,大德二年(1298)县尉王振麟、天台教谕陈久德、四明文卿陈適等正式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旧殿拆掉新建,于是于大德三年(1299)农历四月夏开始至同年秋八月大殿建成,工程共历时5个月。届时将全部过程请翰林直学士张伯淳记录并撰写此碑文。也就在这年,辞官已四年的赵孟頫,刚刚接任为集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来杭州赴任,因此,促成赵有义务应邀前来萧山参加大成殿落成并书碑。至于张伯淳、鲜于枢、胡长孺、程钜夫之间关系,以及他们都为大成殿落成并书碑时相互间的协作,笔者从诸多资料(文献)中归纳如下:程钜夫,建昌人,官拜参知政事、御史中丞。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文宪。元二十四年(1287)奉命南下诏贤而结识赵孟頫、张伯淳。并将二人举荐皇上。张伯淳,杭州崇德人,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元二十五年(1288)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1295)在程钜夫家乡建昌为官。鲜于枢,字百几,渔阳(今河北蓟县)人,曾寓居扬州、杭州西溪等地,在杭州时任浙东者省史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这些人都在南方为官,而且大多主事儒学,或在杭州工作或生活。他们都与赵孟頫私下交情颇深;同时也和当时的萧山邑令关系往来甚笃。加上历朝朝政对儒学十分重视,萧山又毗邻杭州。因而于公于私他们之间无不来萧山之理由。为此,只要邑令相邀,随即呼应,立马就到。可以这么说萧山“赵碑”之名望,不外于二:1,地方对儒学的重视;2,张伯淳、胡长孺的文书功底和赵孟頫、鲜于枢的书法见长,儒帅加强将的名人效应。再其规格为浙江之最(也有人说江南之最),由此可见,其学术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可以毫不逊色地说:“赵碑”是萧山文化的瑰宝,也是杭州,浙江,乃至全国文化的瑰宝。它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儒学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二、“赵碑”对萧山儒学及早期国民教育的影响
    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为孔子所创立,延绵至今已二千多年了。陈列于湘师“赵碑亭”内的“赵碑”,乃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大成殿时所立。张伯淳有记:“县学有学,学有大成殿,……萧山为邑,西瞰钱塘,东接千岩万壑之秀……拓地恢规,自昔为诸邑最。弦诵声日相闻,名公钜卿彬彬辈出……。”(《萧山县志稿》卷十上、下)。碑中所述已拓出当时萧山儒学及对周边邻邑的影响,和朝廷及地方对萧山儒学的重视。
    1、萧山儒学的拓展
    据诸县志记载,凡元、明、清三朝学宫修葺数十次并有记。……明始建的明伦堂到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重建。康熙七年(1668)御书“万世师表”,颁行州县悬额庙中。……雍正十一年(1733)学政李清植颁发祭器二十六,乐器二十。乾隆三年(1738)御书与天地参颁行州县县额庙中……。乾隆八年(1743)明伦堂情况:大成殿五间在明伦堂之南……。明伦堂三间在学宫后堂之右,元赵孟頫书重修大成殿记碑在之左立。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黄钰敬摹勤石堂之右立。教谕廨在明伦堂后,有书室,有寝,有厨。训导廨在明伦堂东,……。书,学中旧书已散失。今据现存录入;圣谕一部;御篡孝经一百卷;御篡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十部;尚书传说二十一卷十部;诗经传说二十一卷十部;春秋传说三十八卷十部;御篡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十部;性理精义十二卷;世宗宪皇帝上谕一部;钦定四书文一部;御制盛京赋;明史三百六十卷;学政全书一部;通鑑纲目五十九卷又前编十八卷。入学学额数萧山县原额十五名,康熙二十九年(1691)奉诏恩加五名,乾隆五年(1741)巡抚卢焯题照大县例入学二十五名。设教官教谕一员,复设训导一员。当时儒学、祠庙祭祀同居,共有学基地二十七亩,后据县册共有三十七、八亩。即与原湘湖师范校址三十八亩的规模一样大。教谕荆州雷曰:“萧山浙东首邑学宫……。”综上所述,萧山儒学从学校规模,入学学额,教材内容均为一所相当规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校。萧山儒学至清末寿终正寝绵延千余年,为皇朝科举输送选拔人才功不可没,对后世萧山国民教育影响很大。
    2、萧山教育的破蒙与湘湖师范的创建
清光绪十九年(1893),萧山第一所学堂“蒙养小学堂”设立。从此结束儒学,打开了新型教育的窗口,时迁90余年。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县教育会初名公学会设于学宫明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易址豫大仓余屋。其间经历了从推翻帝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变改。到1913年,教育部令各省设孔教会支会,会设分会,本县由知事发起,刊印《孔教会萧山分会简章》,于学宫明伦堂开成立大会。同年编集《萧山文献》。至时全县已有高等、初等小学66所。至1928年底,全县七区已有小学143所,学生9331人。
萧山早期的启蒙教育主要形式是私塾,民国二十八年(1938)有私塾229所,学生3650人。私塾自称“书馆”,新生入学(入馆)的第一天,都要在孔子神牌前插烛点香,四跪八拜。1964年9月12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周建人来湘师视察时,在学校礼堂(即孔庙)和全校师生见面时,也说自己小时候第一天上学插烛点香,四跪八拜孔子。随后,周省长还仔细察看孔庙和耸立在孔庙前的“赵碑”。
    湘湖师范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倡立的,它于1928年10月正式创办并开学,原名为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53年9月改名为浙江省萧山师范学校,1957年8月改为浙江湘湖师范学校延用至2002年。1932年2月,金海观辞去成都大学教授,出任湘师校长达25年之久,他提倡儒学,民主爱国,忠实地执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抗战期间,带领全校师生七次迁校,在浙南山区流亡办学,为萧山乡村教育呕心沥血,功不可没,被雷洁琼誉为“爱国民主的乡村教育家”。
此外,萧山还出现过一些从事早期教育的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女子学校、短期小学、流动学校,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办学校和业余学校。
    萧山的中等教育始创于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从1951年开始,逐步发展,不过那时主要是初等中学教育,直至1956年开始萧山中学开设高中班。至1956年全县中学已发展到15所,98班,5012名学生,318名教师。……经费来源基本上靠自筹解决,但也不排除一部分政府拨助(例田赋附加、教育特捐、屠宰税附捐),地方捐派(富力捐、自治户捐、行业捐、茧捐、肉业捐、烟叶捐等),公产(祠堂产、族房产、学田、贤产田、庵庙、寺产、戏社产)以及一些会田,租息等等。民国元年(1912)5月,省公布《筹划小学经费议决案》明确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民国二年内务部下令将孔庙祭祀田产充作小学经费。……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经费以国家拨款和县财政补额为主要来源。……
教师力量在民国初年主要靠改造塾师充任,民国十七年(1928)创建湘湖师范后,各届毕业生不断充实。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有小学教师400人,其中普师或高中毕业169人,占36%,初师或初中毕业56人,占12%,未到初师或初中毕业241人,占52%,小学师资队伍有所改变。1949年5月,萧山解放后,按当时知识分子的政策,调整了师资队伍和结构,使教师队伍的力量不断加强、不断扩大。
    纵观二千年的儒学,树碑立书,旨在延绵与传承中国文化。“赵碑”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一块里程碑,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由于年岁久远而很少为人所知,本文用浓笔介绍历史文化名人,其目的是能唤起大家以史为荣,以碑为荣,发展萧山的文化、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明]宋濂等元史. 第五册 志 . 第十三册、十四册传  .中华书局
萧山县志稿  .卷十上、下  学校门.
杨仁恺  .中国书画  .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健  .儒学三百题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承伟等  .话说中国  .金戈铁马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吴羖木 .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
毛孝弢  .中国行书经典 . 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岱年.  中国文史百科上、下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中国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李维松.  萧山古迹钩沉 . 方志出版社
萧山县教育志  .萧山县教育志编委会
周向潮 . 历史文化名城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任振泰  .杭州市志. 第十一卷 . 中华书局
任桂全 . 绍兴市志 .第四册 . 浙江人民出版社
俞福海  .宁波市志 .中华书局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校史 . 浙江教育出版社
金海观全集上、中、下  .方志出版社
刘小晴  .行书基础知识  .上海书画出版社
辞海. 1—5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松富,副研究馆员,杭州市萧山图书馆;
冯贤永,馆员,萧山湘湖师范学校图书馆。
 
 
200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