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萧山图书馆 >> 特色专题 >> 地方文献 >> 精品展示 >>

任伯年书画展

来源: www.xslib.com.cn 作者: www.xslib.com.cn 发布时间: 2009-04-24
    以画为乐,以画为寄,以画为生。
    任伯年名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萧山人,山阴是其祖籍。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卒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十六岁。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同时又吸收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风采多姿、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其人物、肖像、花鸟、山水、无所不精,尤长于肖像画,书法亦参画意,奇景异常。他以严谨生动、洒脱新颖的艺术格调为海派诸大家中雅俗共赏的代表。为死气沉沉的清末画坛吹入了一股新鲜空气,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绘画发展。任伯年则是海派中承前启后的巨擘,是最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
    以下从本馆藏诸多书画中挑选了几幅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群仙祝寿图》,称任伯年为近代画坛的巨匠,不为过誉。全图由十二幅立轴组成,共有四十六个人物,分布在每一幅画面上,少则一人,多则六人;每幅人物位置的安排不同,景色的配置不同,但均可独立成画,并无支离破碎之感;合拢起来则浑然一气,有如无缝天衣;其构图之严谨,造形之生动,设色的高雅,在近代画苑中实不多见。借天上良辰描写想象中的人间乐事,大概就是这件作品的主旨所在;作者通过这个古老的神话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将那些海阔天空逍遥自在的神仙行径,和市井凡人的俚俗生涯巧妙地揉合在一起,霓裳羽衣和科头跌足同在,王母的寿坛上铺着茅草的顶盖~~~~~所谓快活的神仙,总不外是不快活的人们的理想;任伯年不过是运用视觉形象刻意地描绘了这种理想。 [[ECMS.PAGEBREAK]] 


图一

[[ECMS.PAGEBREAK]] 


图二

[[ECMS.PAGEBREAK]] 


图三

[[ECMS.PAGEBREAK]] 


图四

[[ECMS.PAGEBREAK]] 


图五

[[ECMS.PAGEBREAK]] 


图六

[[ECMS.PAGEBREAK]] 


图七

[[ECMS.PAGEBREAK]] 


图八

[[ECMS.PAGEBREAK]] 


图九

[[ECMS.PAGEBREAK]] 


图十

[[ECMS.PAGEBREAK]] 


图十一

[[ECMS.PAGEBREAK]] 


图十二

[[ECMS.PAGEBREAK]] 


图十三

[[ECMS.PAGEBREAK]] 


图十四

[[ECMS.PAGEBREAK]] 


图十五

[[ECMS.PAGEBREAK]] 

    《女娲炼石》是我国人民熟悉的民间神话题材,在一大堆五色石头旁边,女娲氏独坐其下,她的形象不是一般美貌女子,而是把炼石补天者本身表现为补天的石头,把炼石表现为炼自己。女娲的衣褶与画家描绘的所有人物的衣褶是迥然不同的,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不,把衣褶画成石头一样,是大有深意在。这样的造诣是深刻的。女娲是一位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伟大形象,她承担了炼石补天、消除灾害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中的崇高使命,女娲是补天的磐石。摄取这样的主题作画,显然是有感而发的,是托古喻今,影射时政,借题发挥,评击清廷。其象征、寓意的艺术构思,通俗易懂,而又明确深刻。因此,作为思想产物的艺术形象也是新颖的、高明的。

[[ECMS.PAGEBREAK]] 

    《鸡》、《紫藤翠鸟》、《芭蕉乌鸡图》、《木棉与雀》《八哥玉兰》等作品,通过色彩淡雅的紫藤,浓艳的木棉,羽毛蓬松的母鸡,斜风戏舞的燕子,活泼多姿的鸣鸟,娇嫩的鲜花,散布着馨香~~~~~给人丰富的联想。这些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画家在抒情,所以说,任伯年的花鸟画极富有感情色彩,与传统的花鸟画相比,更为生动、活泼、明快。


图一[[ECMS.PAGEBREAK]]


图二

[[ECMS.PAGEBREAK]] 


图三

[[ECMS.PAGEBREAK]] 


图四

[[ECMS.PAGEBREAK]] 


图五

[[ECMS.PAGEBREAK]] 


图六[[ECMS.PAGEBREAK]]

    《关河一望萧索》是反映那种同情民生疾苦和抗议帝国主义侵略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在另一幅《苏武牧羊》的跋语中倾诉了自己胸中的块垒:“身住十里洋场,无异置身异域”,可见他画《关河一望萧索》就是八十年代中华民族的形象写照。


图一

[[ECMS.PAGEBREAK]] 


图二

[[ECMS.PAGEBREAK]] 

    《苏武牧羊》是任伯年反复描写的历史故事画。汉武帝为了匈奴和好,特地派中郎将苏武到匈奴去,没想到单于不放苏武回汉。在匈奴的种种威胁利诱下,苏武大义凛然,不丧失气节,不求富贵,不怕折磨,单于只好把他送到北海边区去牧羊。在任伯年的笔下,苏武的形象既是悲壮的,又是崇高的。画面上站着的苏武,也有席地而坐的苏武,头裹巾,身披风衣,手执使节,忠贞不屈,气宇轩昂,严肃悲壮。成天与他为伴的只有一根使节,他拿着使节放羊,抱着使节睡觉。他相信:总有一天拿着使节回到汉朝。任伯年画的《苏武牧羊》在一片淡淡的墨色中,表现羊的肥壮,羊毛的柔软,把几笔最深的墨用在苏武的风帽上,而那些跟随苏武的羊,无精打采,似乎是对苏武的同情,恰当地烘托了苏武牧羊的民族气节,苏武的形象具有浩然正气、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图一

[[ECMS.PAGEBREAK]] 


图二

[[ECMS.PAGEBREAK]] 

    《桐下吹箫图》,画中女子懒懒倚树而坐,手持长箫,玉指轻弄,低眉顿首,吹气如兰,悠悠乐声便随着她的每一个轻细动作向四周漫溢开来。他省略了繁复的衣饰描绘,用焦墨点眸子于眼皮之下,顿觉画中人之顾盼有情,真可谓是传神写照于阿睹了,再加上对人物描写细节的一些刻画,如略收的双唇与微翘的手指,将“吹箫”一事刻画得淋漓尽致。透过画面,观者仿佛听到了画中传来的那不绝于耳的袅袅乐音。

[[ECMS.PAGEBREAK]] 

    《钟进士斩狐图》、《钟馗捉鬼图》、《钟馗图》等等,有的按剑仰天长啸,有的拔剑试锋,有的捉鬼~~~~。奇怪,他为什么对钟馗有如此大的兴趣呢?而且一画再画,这位头戴乌纱帽,满脸络腮胡子,手拿宝剑,足登朝靴,千百年来被传颂为能辟邪啖鬼的“终南进士”,十九世纪下半期,当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欺凌侮辱达到惨绝人寰之际,人民除了用自己的行动,奋起保卫国家民族,同帝国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以外,海渴望着惩办帝国主义的力量。任伯年画钟馗不能说与这种思想无关,不能说与黑暗的现实无关。任伯年曾在一帧钟馗上题跋:“不绘钟馗趋殿时,写他弹铗哦新诗,如今畿辅称守服,无劳先生吸魅魑。”可见他画钟馗没有脱离时政,相反,跟时政是紧密地结合着的。


图一

[[ECMS.PAGEBREAK]] 


图二

[[ECMS.PAGEBREAK]] 

图三

[[ECMS.PAGEBREAK]] 


图四

[[ECMS.PAGEBREAK]] 


图五

[[ECMS.PAGEBREAK]] 


图六